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英文 補習班-家長如何讓孩子更好學習英語
我們目前的英語教學現狀是:孩英文 補習班子們剛剛開始接觸英語,聽說還沒有發展起來,就迫不及待地轉入讀寫、背單詞、講語法、做題目,無論是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課外輔導班的英語教學都是這樣,2、3年級就開始背單詞、講語法的現象已是非常普遍。這種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結果只能讓孩子們重蹈我們這一代人的覆轍:花很多時間學英語,學的很辛苦,卻依然學不好。
3歲孩子,完全可以接觸英語。這種接觸,並不是正襟危坐的學習,而是感受英文的聲音。從新生兒、學步兒,再到三歲的寶寶,都能欣賞英語童謠的魅力,體會英語文字的語音規律。雖然很多英語童謠的歌詞,從字面意義看,根本無法解釋,或者前後不連貫,但從語音的節奏和韻律上看,卻是井然有序。其實,童謠歌詞的文本意義,根本不重要。孩子雖然不明白歌詞的意思,但是在節奏和音韻方面,孩子有著天然的欣賞力與創造力。
讓孩子與英語童謠相依相伴,在客觀上,將會大大促進孩子對英語語音的敏感。三歲的寶寶,完全可以唱出“Hey diddle diddle, the cat and the fiddle, 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這樣的英語童謠。孩子“玩耍”英語童謠的遊戲過程,恰好符合“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童謠包含配樂、節奏與韻律。童謠的配樂,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小小孩對文字沒興趣,但會對音樂感興趣。小小孩聽英語童謠的時候,如果還能配上朝氣活潑的動作,比如往上跳、彎曲手指、撓撓癢,或者媽媽抱著孩子跳舞,或者抱著孩子滿屋子跑,讓孩子飛來飛去,那麽,孩子下次再聽英語童謠的時候,就會充滿歡蹦的期待。
接下來,我談談童謠的節奏與韻律。節奏和韻律,是有區別的。節奏是語音長、短、強、弱的變化規律;韻律是指音韻出現的規律,一般是指句尾的音韻。節奏與韻律,作爲音樂的基本因素,早早就印在胎兒的感覺器官。其實,寶寶在胎兒期,就受到嚴謹的節奏訓練。母親的呼吸與心跳,就是最精確的節奏器。寶寶出生之後,媽媽起伏有致的哼吟,懷抱時的來回擺學英文動,搖籃的勻速搖晃,都強化了寶寶對節奏的感覺。
認爲英語童謠最大的魅力,在于“遊戲性”。童謠是孩子的“語言遊戲”。媽媽和孩子一起聽英語童謠,不要有功利訴求,因爲童謠就是遊戲,念童謠本身就是目的,除了這個目的之外,無需有其他目的。只要孩子在聽英語童謠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就足夠了
而4-6歲開始學英語就不同了。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充分的聽說訓練,這個時候的家長心態也比較從容,不那麽急功近利,不會慌不擇路,而是會更理性地爲寶寶選擇一條遵守語言學習規律的道路,讓寶寶學得輕松快樂又高效。比如說,讓中國人很頭疼、花很多時間專門去攻克的語法,其實就可以在達到無師學英文自通的,因爲,只要說對了句子,就等于掌握了句中的語法,說對的句子越多,掌握的語法現象就會越豐富。
因此,比起“英語幾歲學”這個問題,“英語教育怎麽樣最好”顯得更爲重要。在寶寶開始學英語之前,家長首先應該了解英孚少兒英語怎麽樣,怎樣才能激發寶寶學英語的興趣,寶寶哪個階段應該學什麽,單詞、語法應該怎麽去掌握,自然拼音是什麽等等一系列問題。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磨刀不誤坎柴功”。
很多家長因爲不知道英孚英語怎麽樣,擔心教不了寶寶,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焦慮,再加上聽信了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的宣傳英文 補習班,于是,在還沒有弄明白寶寶英語怎麽學的時候,就匆忙上路,這樣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讓寶寶的英語學習“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