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星期三

高雄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應以社會需求爲前提

對當代室內設計來說,環境理念有著桃園室內設計宏觀的考量層次,即重視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及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建築室內與環境和諧的設計理念。這裏涉及環保,節能,節約和充分利用室內空間,珍惜和合理選用裝飾材料,把簡約,淡化裝飾,節約資源與可持續性聯系起來。

建築大師貝聿銘強調,“建築是一種社會藝術的形式,建築具有社會性,而不僅僅是建築師個人的表現,建築藝術的表現必須以社會需求爲前提。”室內設計是建築的延續,因此當代室內設計的創意也按理成章地必須以社會需求爲前提。

室內設計的創意,原本是一項極爲複雜的思維和實踐的過程,按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設計師的高雄室內設計專業素養和藝術品位,團隊的和諧與企業的創業和經營理念,業主的經曆,喜好,投資控制和設計,施工進度要求,室內工程所在建築和周邊環境的整體處境和氣質等。

也許最爲關鍵的依然是社會需求,也就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主要問題,主流取向,社會認同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這種社會主流取向,價值觀和審美觀,也是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而變化的,設計師既需要有社會責任心還需要能審時度勢,具有社會的和職業的敏感性,適時調整創意的指向和內涵,使作品更具時代氣息和社會影響,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

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騰飛,人們對室內環境的使用也有了新的要求,室內設計從無到有,從粗放到精致,從多到好,在滿足使用功能,材質選配,照明,冷暖設置和造型風格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在這樣上好的機遇中也磨煉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設計人才。但是從近年的室內設計整體來看,較多的設計師,業主和媒體,關注的側重點似乎還在于外觀,在于視覺效果,也有涉及內涵的,但不夠深,或者說有意識地與時代特征和現階段的社會熱點、需求聯系得還不夠緊。

創意既關注外觀,更應著意于環境和人文的內涵,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趨于發展轉型期,倡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近期,一系列重大的涉及人們基本生活,甚至生存的問題凸現出來。從近期國際室內建築師聯盟(IFI)召開的一些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考察活動中,可以看出,國際建築和室內設計的發展趨勢,其著眼點也正在環境與人文這一當代的設計主旋律上。建築與室內設計仍然通過功能布局和外觀形象與人們溝通。但是設計的理念和創意則更多地基于環境和人文內涵。從國內社會需求和國際發展的趨勢上衡量,以環境和人文爲我國當代室內設計創意的內涵是按理成章的。
宏觀的考量層次,即重視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及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建築室內與環境和諧的設計理念。這裏涉及環保,節能,節約和充分利用室內空間,珍惜和合理選用裝飾材料,把簡約,淡化裝飾,節約資源與可持續性聯系起來。宏觀理念著意于室內設計與建築和周邊環境的整體意識。而微觀的,即不僅重視視覺形象環境,也重視生理環境,心理環境,聲光熱等物理環境和空氣質量環境等。對當前來說,淡化裝飾,節能和節約室內空間,充分重視室內聲、光、熱環境和室內新風量供給,以綠化建築的要求與構思相結合是當務之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