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學生意識趨向研究
大學生創業這個話題已經傳遍了各大高校。各類以創業加盟為主題的競賽不勝枚舉,甚至一些高校已經開設了相關課程對大學生實施創業教育。而對於我們高校和社會來說正確認識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目前所進行的創業教育對於大學生創業技能的培養至關重要。那麼當今高校所實施的創業教育的效果如何,學校的創業教育是否符合大學生的口味。本文將以我們所作的調查為依據剖析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現狀,進而有的放矢的提出新的舉措,促進創業教育納入素質教育,以期真正實現創業教育的目的。
1.創業意識的重要性
創業意識及其支配和產生的創業活動對於個人乃至民族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近年來,商品經濟時代的飛速發展,使鐵飯碗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愈演愈激烈的失業危機和就業壓力。此時,商海開始醞釀一股新的浪潮--創業熱潮。創業一方面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獲得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另一方面,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這無疑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個現實而非常有效的途徑。眾所周知,就業壓力的緩解對於家庭和諧,社會穩定,民族經濟發展強大至關重要,並構成穩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環境的一個必備因素。如今,創業熱潮已成為澎湃於浩渺商海的一道風景。而廣大有活力,有抱負,高素質的大學生亦在這股創業熱潮中一顯身手。要創業就得從培養創業意識入手,因為意識是行動的指南。創業意識集中體現了創業素質的社會性質,支配著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和行為,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們要強化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做好創業的精神準備,開拓進取,有所作為。
2.大學生創業意識現狀分析
2.1 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
2.1.1 理解創業概念,樹立創業意識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成為人們、尤其是青年人仰慕的對象。這一客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創業概念的理解及創業意識的樹立。在問卷調查中,79%的大學生認為只要創立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做創業,64%的大學生有創業加盟的想法,28%不確定有無創業想法。這表明,當今大學生能較為清晰的認識到創業的價值與意義,並對創業抱有較強的熱情和願望。
2.1.2 明確創業目的,實現自我價值
創業的目的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可以給與創業者強大的動力。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51%的大學生把實現自我價值作為創業的主要目的,26%的大學生選擇“創業能自由掌握自己的時間,可做想做的事”,這與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不無關係。當代大學生自主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張揚自我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信念在大學生心目中愈加強烈,這也為大學生實施創業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準備和精神動力。
2.1.3 勇於承擔風險,濃化創業意識
創業的過程就是開闢新的基業的過程。要創新就會有風險。正確的面對創業中的困難是實事求是的具體體現。本次問卷調查中,面對創業風險,55%的大學生認為是個學習的過程,並有34%的認為可用來磨練自己。這表明,多數大學生能較客觀理性地面對創業風險,這至少為大學生創業增加成功的機率。只有在創業之前清楚客觀的認識創業的風險,才可以有的放矢的處理創業中遇到的困難。
2.2 大學生對自身創業的看法
2.2.1 創業最大製約因素是缺乏經驗
創業素養最終要在創業活動中加以體現和驗證。而大學生大多只是接受課堂的創業加盟理論教育,真正的實踐創業理論的活動更是寥寥無幾。這使得大學生普遍感到創業啟動困難。 58%的大學生表示更願意和經驗豐富的人合作創業,這也正好體現了大學生實踐經驗的缺乏。積極地引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2.2.2 多數人主動尋求獲取創業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在創業活動中,創業知識對創業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創業者來說,掌握足夠充分的創業知識,無疑是增加勝算的一個重要途徑。調查顯示,59%的大學生通過主動尋求創業知識來獲取創業的相關信息。這表明,多數大學生存在較為強烈的創業願望,並希望通過汲取創業知識武裝自己,為自己的創業活動建立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保障。
2.2.3 分析認識自身創業優勢與劣勢
在創業活動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有著自身明顯的優勢和劣勢。大學生年輕有活力,勇於拼搏,學習能力強,有創新精神被普遍認為是大學生創業的籌碼。但是大學生社交能力不強,信息結構單一,難以把握市場運行規律,急於求成,這些又都是大學生的創業過程中的巨大障礙。
3.現行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3.1 社會實踐較少,僅局限於課堂理論教學
現行的創業教育大多只是局限於課堂的理論教學。 42%的大學生評估教學效果和可實施性為一般,36%評估為較差。這也表明,他們不喜歡課堂泛泛的理論教學,頗具傳統色彩的教學模式難以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更青睞諸如案例分析(54%)等教學模式,他們需要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更需要探索、研究、歸納、總結等能力的培養。
3.2 創業環境不濃,鼓勵和幫助的力度不夠
大學生創業很少脫離校園,難以真正把自己投入到社會。這些創業者仍然沒有足夠的勇氣徹底擺脫校園,他們一方面迫切想能通過社會來成功創業,另一方面他們又不願真正脫離校園投入到社會去。這樣就使得大學生的創業過於零散,不能形成較為廣泛的創業環境。加之大學生的創業活動至今還未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使得大學生創業真正與社會接軌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3.3 教育體制不全,缺少正確的理論指導。
現在的大學生創業知識不夠完備,求成心理過於強烈,難免缺乏冷靜的思考和理論方法的充分學習。加之很多大學沒有系統完善的創業知識傳授體系,沒有針對大學生製定科學的創業教育計劃,沒有比較權威的理論作為創業教育的依據,這些使得大學生創業處處碰壁,步履維艱。
3.4 大學生創業缺乏足夠的社會保障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學生創業普遍被認為只是一種“衝動”,“逞能”、“瞎折騰”,是不成熟的表現,所以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提倡。以物質基礎為例,目前,我國家庭經濟收入普遍不高,特別是一些來自農村的大學生還在為衣食溫飽擔憂,不可能依靠家庭籌措創業資金。有些大學生又不能向金融機構或風險投資人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融資困難,還有些大學生不願吸收閒散資金,缺乏融資誠意。創業資金缺乏,使許多大學生的創業計劃成為泡影。
4.飲料加盟教育新途徑的探索
4.1 加大創業意識教育力度,多舉辦科技創新活動
積極對高校學科專業,課程設置、實驗制度、考試考察制度進行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創業實踐的改革。諸如:架設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指導機構,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制,激勵學生將業餘時間投入到創新創業活動中,鼓勵有餘力的學生結合專業特長和研究興趣參加教研室的教學研究和基礎研究工作,等等。另外,要多提供必要的軟、硬件設施,大力開展以“挑戰杯”大學生科技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創業設計大賽等為主要形式的科技創新系列活動,合理利用科研資源拓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領域,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
4.2 完善創業教育指導體系,擴展大學生創業平台
創業教育是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的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事業心、進取心、開拓精神、冒險精神,從事某項事業、企業、商業規劃活動的教育。創業教育要從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品質、創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著手,積極開發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強調學生自我謀職能力的重要性,培養具有開創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艱苦奮鬥,知難而進;學習外國,自強不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同心同德,顧全大局;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等創業精神的培養力度。創業能力是創業素養的核心內容,對於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和社交溝通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信息接受和處理能力、把握機會和創造機會的能力等綜合方面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創業品質有助於創業者及時調節心理和行為,冷靜面對並妥善處理創業中的困難和挫折。在創業教育過程當中要不斷地更新創業案例,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不斷開闢新的創業方向,擴大自身的創業平台。
4.3 深化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建設創業精品課程,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主要載體和手段,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學改革中處於核心地位。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面臨著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適時推出,不僅具有極強的針對性,還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它是一項以點帶面的改革,即以精品課程建設為突破點,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時代特徵的高水平課程;以整體教學內容改革為面,推進高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果汁飲料加盟我們要善於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優秀教學研究成果,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促進各校課程建設的發展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注意時刻著眼於現實建設、著眼於未來發展,不斷更新內容,不斷改進方法,使課程始終保持可持續高水平的發展。各大高校要在思想上認識到精品課程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義,在製度上形成良性機制與有力保障,在管理上應用現代化手段,在理論與實踐上不斷研究,在配套工程上形成配合與支撐,加快創業精品課程的建設步伐。
總之,創業意識最終只有落實到創業實踐當中,才能真正折射出其價值和意義。而開展茶飲加盟實踐,前期的創業教育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創業教育的著眼點,是為了使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現實狀況,徹底消除教育脫離時代、社會、生活的弊端。創業教育落腳點是社會實踐性,創業教育的基本內容決定了創業教育除了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性特徵以外,還要使之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和多方面的應變能力,使之成為未來社會的強者和創造者。大學生創業意識及創業熱潮,反映出大學生對素質拓展和創新實踐的追求, 這也恰恰構成高校深入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精神推動力,為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很好的客觀基礎。如果高校能夠通過分析“創業現象”之所以吸引大學生參與熱情的一系列特點和啟示, 並有效地將其擴展、作用到整個素質教育活動中去,將會使高校學生素質教育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只有這樣, 才能夠培養出更多符合新時代創新人才要求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為中華民族在21 世紀的騰飛做出教育界應有的貢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