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老酒收購-宿遷一男子酷愛收藏酒 家藏老酒皆爲“心頭肉”
朋友都說阮長明愛花,但他深知老酒收購自己內心更愛的是酒。若是將他比作唐伯虎詩裏的“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阮長明倒也樂在其中,不過自己與唐伯虎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那便是不用“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6月29日,來到宿遷市區仁恒公寓的阮長明家中,看到他家紅木箱裏鎖的、花園裏窖的、櫥櫃裏擺的,隨手摸過一瓶,都是上了年紀的洋河、雙溝老酒。
“這瓶雙溝酒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生産的,當時用的瓶蓋還是木塞子。”阮長明輕輕擦拭著酒瓶上印有“地方國營”的藍色酒標,“我記得當時是一毛三分一瓶,買了兩瓶,用細繩捆紮好提回家,後來一瓶送給了上海的好友,一瓶自個留下沒舍得喝。1989年孩子出生那年,聽說這款酒就停産了,後來愈發覺得家中這瓶酒彌足珍貴了,可惜由于是木塞,加之上了年頭,瓶裏的酒揮發得只剩下不到二兩了。”
而另一瓶1986年産的洋河普優大曲也是阮長明的心頭肉。2013年有人過來,願意用10箱夢之藍來換這瓶酒,他恁是沒舍得。細觀阮長明手中的洋河老酒,雖藏深閨,微微有些牙黃,但依舊像水晶一樣通透,微微搖晃,湊近一聞,一種非常豐富和細膩的香味刺激著味蕾。老酒收藏的魅力或許在于它就像一位久違的老朋友。阮長明告訴,看著這些酒,往昔曆曆在目。而不經意間,阮長明已將自己深厚的情感儲存其中。
中國有句古話叫“無酒不成席”,足以說明白酒與百姓生活有多麽密切的關系。今年50歲的阮長明也“久藏成家”,在他看來,從收藏的角度來看,老酒無疑是最具群衆基礎的收藏項目。而白酒拍賣市場上一次次天價的誕生更是刺激著每一個白酒藏家的神經,“‘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誰也未曾想到,大詩人李白可能會沒錢換美酒!如今一瓶洋河老酒又豈是五花馬、千金裘能抵?”阮長明笑著告訴。
阮長明告訴:“如今洋河、雙溝,這一瓶瓶‘可以喝的古董’,在文化全球化的當下,早就已經悄悄且快速地滲透到全球文化藝術品的世界中,各大陳列鑒賞、品鑒酒會、拍賣流通,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看到洋河、雙溝老酒的身影。”阮長明說收購老酒,收藏洋河、雙溝美酒,既是一次發現價值、傳承文化的旅行,也是一次他將用一生來完成的旅行。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