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

個資法-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的“大”與“小”


我們學習,不僅因爲其規模大,更主台北律師事務所要是因爲其品牌聲譽卓越。會計師事務所作爲一個特殊服務行業,創立品牌的高雄會計師事務所過程也是實現服務差異化和標准化的過程。看的發展曆程,他們一直在努力塑造優質品牌,不斷增強人才核心競爭優勢,致力于規範優化服務。在國內,雖然業務收費標准比本土事務所要高很多,但很多大型企業和跨國仍然願意聘請他們做審計咨詢業務,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因爲大家相信不會冒著損害聲譽的風險降低服務質量,即使審計失敗,其賠償能力也能最大限度彌補投資者損失。

固然值得學,但美國一些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更值得關注,對于整體發個資法展水平還不高的本土事務所或許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考察了紐約一家中型事務所——美國,兩位合夥人跟我們作了交流。該所年收入7500萬美元,紐約排名15,全美排名45,擁有6個分支機構,380名員工,53名合夥人,三分之一合夥人爲授薪合夥人,承接的房地産相關業務達到總業務收入41%,是全紐約、新澤西地區房地産業務做得最好的事務所。富德事務所在房地産領域已經做成了專家,很多房地産企業、投資者都熱衷和他們合專利佈局作。與比,的優勢在于反應快、效率高、客戶群和人員結構穩定。合夥人管理幅度小,客戶經常有機會與合夥人面對面溝通探討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和想法,快捷高效的服務使客戶的問題都能迅速得到回應解決。與客戶關系穩固下來,專業服務得到客戶充分信賴後,客戶的稅務、咨詢、理財業務也自然會交給他們去做。而,同等情況下客戶只能見到事務所的中層管理人員,難得見到合夥人,客戶面對更多的是生硬的標准化、商業化程序。

“大”的核心是強,“小”的精髓是專。事務所做強做大,才能夠在多元化服務、人員素質、風險承受、質量控制等方面得到顯著提升。但如果大而不強,雖然面子上好看,搞不好也會丟了“裏子”。打造我們本土的大所強所品牌所,是我們應該長期堅持的戰略。但作爲大多數的中小事務所,不僅面臨國際國內大所的競爭壓力,在自己同一層面上還普遍存在同質化、低層次、惡性競爭等問題,發展形勢不容樂觀。中小事務所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大量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我們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工商登記制度等改革,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迎來了更廣闊的空間,中小事務所爲之提供服務的渠道也更廣闊、更多元。我們應該從身上得到啓發和借鑒,實施做精做專戰略,幫助中小事務所選准並提供幾項專長特色業務,不斷挖掘市場需求、深化專項領域服務、突出服務特色,爲客戶提供更精細、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